设计|变作业“痛点”为学生成长“亮点”( 二 )


“我和妈妈带着米尺去徒步 。 我沿途测量了长15米、宽10米的绿化带 。 ”园丁学校三年级学生黄芷萱在数学主题微研究单上记下了“我的1000米徒步之旅” 。 学校数学科组精心设计 , 引导学生在课外亲子徒步、动手测量等实践中 , 学以致用地构建数学模型 。
深圳还鼓励学校以学科组和年级组为单位 , 健全作业设计校本教研机制 。 市内很多学校联合高校、科研院所 , 开展新型作业设计研修活动 。
用新技术为作业赋能
深圳市内多所中小学校利用新技术 , 完善作业智能批改 , 通过“数据跑路”“靶向发力” , 实现学生作业分层、个性化指导 。 学生在数学学业评价助学平台上检测结束后 , 深圳宝安区滨海小学教科室主任王栋昌根据平台反馈的答题时间、正确率等数据 , 精准帮学生“把脉开方” 。 学生张强(化名)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原理不理解 , 对此王栋昌的建议是“希望你多想每一步相乘表示的意思 , 养成验算习惯 , 提高计算正确率” 。
“传统纸笔测试偏重知识和结果 , 但缺乏过程性、增值性数据 , 评价反馈也不够及时 , 教师和学生都难以通过纸笔测验 , 精准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 深圳借助信息产业发达的优势 , 直面痛点 , 创新作为 , 努力把‘痛点’变为‘亮点’ 。 ”据陈秋明介绍 , 深圳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作业赋能 , 采集学生全场景学业数据 , 更好地发挥作业的教学效果检测、学情精准分析功能 , 助力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作业设计、布置中实现“靶向发力” , 从“眼中有作业”向“心中有学生”迈进 。
滨海小学数学学业评价助学平台将小学数学知识技能重、难点整理成355个知识技能评价要点 , 每个评价要点后面链接两类检测题 , 学生答题后 , 自动生成优秀、合格、加油等级 。 每个知识技能要点检测结束后 , 平台立即反馈检测情况 , 做错的题目有辅导提示 。 教师通过该平台 , 能精准掌握每个班级、每名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 对症下药地调整教学重点 。
《中国教育报》2022年01月20日第1版
作者:本报采访人员 刘盾 通讯员 杨瑾 连燕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