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双减”落实后,学生的分数还会重要吗?答案却有些出乎意料!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导语: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 大家对于很多事情的观念和想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其中关于孩子的成绩问题 , 到底是分数比较重要呢 , 还是他们的相对进步比较重要 , 对这个问题 , 光明网进行了一个调查研究 。
“双减”落实后 , 学生的分数还会重要吗?答案却有些出乎意料!
报告称 , 该提案呼吁“建立考试成绩评分制度 , 坚决克服只依赖分数的倾向” 。 有了这项政策 , 成绩还重要吗?近万名网民给出了答案 。 很多网友认为分数不是最重要的东西 , 孩子的进步比数字更重要 , 分数不应该被视为一个目标 , 要看到孩子的努力 , 孩子的发展应该是理性的期待 , 不要随大流 。
一些网民说 , 家长们应该改变主意 , 不仅是关于成绩 , 而且是关于孩子的职业方向 。 相反 , 他们应该关注他们的孩子擅长什么 。 相当多的家长同意这一说法 , 如果接力棒不变 , 没有高分就无法赢得人生大考 , 并期望人才评估体系得到改革 。
读了上面的内容 , 我想到了一幅漫画 。 这幅漫画曾出现在高考作文中 。 它显示了等级评估的荒谬性 。
如果你想说极端 , 说非理性的评价 , 只有分数评价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奋奋 , 学生的命脉;考试 , 老师的法宝 。 这个词流传了很长时间 , 几乎人人都知道 , 即使在高考、高考创新的今天 , 仍然流传着 。 这说明了“分数”一词的重要性 。 而对应的关键词是“班级平均分” , 是“高考率” , 是“高考率” , 是“高考状元” , 是“高考状元” , 是“高考状元” , 是“高分生” , 是高考后的谈资“谁参加了第一次考试” , 等等 。
客观地说 , 只评分教育理念的形成不是一两天内固化的 , 而是逐渐增厚的 , 多年来难以改变 , 因此强烈的惯性仍然掩盖了教育的合理性 。 在极端和非理性的评价方面 , 等级评价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 只有分数评价就像“一白三丑” 。 只要考试分数高 , 一切都好 。 北京大学天才青年吴谢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
仅仅以分数来评判学生、教师和学校肯定是错误的 。 问题是如何改变它 。
教育的目的不是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好成绩、上好大学或找到高薪职业 。 它是根据学生的能力来教他们 , 发展他们的优势 , 使他们成功 。 必须从理性的角度纠正与制度的偏差 。 例如 , 教育部长期以来一直反对只进行成绩评估 , 禁止公布高考状元、高考入学率和高分学生 。
但宣传从未停止过 。 一旦高考结束 , 这些问题将成为一个社会话题 , 而不仅仅是教育话题;考试成绩将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 。 即使在今年 , 它仍然在发生 。 要从“高考指挥棒”的角度纠正偏差 。 例如 , 改变考试方法 , 不要离题、怪题 , 减少死记硬背题;例如 , 高考录取评估中包括综合素质评估 , 高考录取评估中包括面试 。
这种探索是必要的 。 问题在于 , 我们反对按照考试分数划分录取线 , 而只采用分数评估制度 。 这不是一个悖论 , 但至少是我们所说与所做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 如果分数就是教育的一切 , 那么一所学校的光辉历史就是分数的历史 , 而不是教育史;一个学生的荣誉是满分 , 而不是他毕业后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 。 教育真的是这样吗?
推荐阅读
- 招聘|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 教师|北大韦神“真实处境”跌下神坛,学生退课,班级人数不到10人
- 安徽|海南一大学生不知安徽省会,连猜两个都不对,直接“得罪”两个省
- 考研|“考研初试第三被刷,只因没提前联系导师”,知情人道出其中实情
- 基础教育|又一“铁饭碗”招聘,工作稳定福利好,有望拿50万安家费和补贴
- 考试|“考第一请吃海底捞”,考试成绩出来后,老师感叹:是给自己挖坑
- 教育部|终于轮到高中生“减负”了,教学进度将大幅调整,教育部已有通知
- 质量|学校有规模,教育才有质量,解决乡村“麻雀小学”问题,刻不容缓
- 讲座|贺昌中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举办“以美育人”高峰论坛
- 教育部|吕梁市教育局通知: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