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从“铁饭碗”到“临时工” 高校青年教师现况如何( 二 )


为了给予青年教师更多留下的机会 , 周瑶所在的学院明确 , 如入职三年后还未评上副教授职称(副教授) , 可以再签三年合同 , 在第五年再评一次职称 。 周瑶已经很难在第一个三年达到标准 , 但她也并不想在三年期满后继续坚持 。
“搞学术真的不是越老越吃香 , 业内年龄界限很分明 。 那个没完成三年考核就离开的同事就是考虑到现在很多高校招聘教师的年龄卡到了35岁 , 如果再坚持两年还是无法通过考核 , 自己的年龄又超过了35岁 , 找工作会比较困难 , 这也同样是我的顾虑 。 ”
“我的同事中确实有非常厉害的 , 最多的一年能写出11篇论文 , 我也因此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焦虑和自我怀疑 。 我明白内卷是一种生活的常态 , 也尊重这种常态 , 但我并不想参与其中 , 也确实跟不上内卷的节奏 。 在剩下的两年里 , 我打算把本校当做一个过渡平台 , 做好学术积累 , 之后找一个竞争压力不大、有编制的高校重新开始 。 ”周瑶表示 。
周瑶还告诉采访人员 , 大多数留不下的青椒会更看重编制的稳定性 , 不会再选择另一个“非升即走”的高校 , 而是宁愿选择层次更低但有稳定编制的高校 。 “其实随着近几年非升即走制度带来的压力 , 越来越多青椒对于‘非升即走’的高校 , 都是抱着找个地方先落脚、用几年时间在名校镀镀金的心态入职的 , 他们会提前做好打算 。 ”
“飞升”充满不确定因素
“达到评副高职称的标准 , 只能说踩到了‘飞升’的门槛 , 并不意味着最终能留下来 。 完成硬性指标是一方面 , 具体结果还是要看专家、学术委员会的评审情况 。 对我们这些外来的青椒而言 , 未来更加充满不确定性 。 ”刘洋说道 。
已经从南方某211大学离开的贾浩就经历了这种不确定性 。 “入职之后我的干劲儿很足 , 可以说很圆满地完成了首聘期三年的任务 。 在第四年评职称时 , 我也满心欢喜地报了名 , 但就是没评上 , 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 ”
进入第五年 , 贾浩的压力非常大 , 焦虑和失眠成了家常便饭 。 最后一年 , 贾浩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学术研究上 , 做出了很多成果 , 但职称评定在即 , 贾浩却选择了离职 。 “我为科研付出了很多努力 , 也获得了不少值得自豪的成绩 。 我很怕最终结果会再次否定我的努力 , 所以已经不想再参与职称评选了 。 回望这几年的经历 , 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 , 也能看到在压力之下 , 大家的干劲都很足 , 对科研也十分积极 。 但对于离开的人来说 , 也深深地为自己的努力竹篮打水一场空感到难过和恐惧 。 ”
【时间|从“铁饭碗”到“临时工” 高校青年教师现况如何】对于未来 , 刘洋也表示十分担忧 。 “我们都把‘非升即走’的考核期戏称为‘试用期’ , 没通过试用期 , 要面对的或许不只是离开的结果 , 很多高校都不太愿意接纳被其他高校淘汰的青年教师 , 也有很多前辈因此找工作并不顺利 。 在这种局面下 , 我能做的或许只有加倍努力 。 ”刘洋说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