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高效学术文献阅读的三个阶段
开始研究生课程以后 , 对学术文献阅读量的要求大幅提高 。 虽说本科期间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 但上了几个与文献阅读相关的workshop之后 , 才发现之前的阅读不得其法 。
我结合个人实践后的体会 , 总结了近期学到的阅读策略 , 从人文社科类学生的角度出发说一说怎么以目标为导向 , 完成学术阅读 。
文章图片
进行一次高效的学术阅读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明确阅读目的 对于研究生而言 , 阅读文献的原因无外乎两种:1.课前的阅读任务;2.论文/essay 写作 。 我们需依据不同的原因 , 明确我们的阅读目的 , 进而细化我们的在阅读前需要回答的问题 。
1.课程相关阅读
首先 , 如果是课程相关阅读 , 需要时刻牢记:阅读是为课程主题服务的 。
一篇文献可能会讨论不止一个问题 , 但我们的目的是理解和主题相关的那部分内容 。 因此在阅读前 , 记得了解课程的主题 , 或看看老师有没有留下什么思考问题 。
此外 , 联系其他文献进行思考 。
老师提供的文献可能不止一篇 , 在阅读过程中最好能有意识得将这些文章联系起来 。 文献之间可能是以时间线串联的 , 比如一个理论在不同阶段的发展;也可能是相互补充 , 甚至相互矛盾的 , 比如不同学派/学科对一个话题的不同看法 。
阅读过程中 , 明确主题 , 结合主题提取篇章关键内容 , 千万不要读到第三篇的时候已经忘了第一篇(比如我 , 泪流满面T,T) 。
2.论文写作相关阅读
论文的每一个部分都需要一定数量的文献进行支撑 , 因此 , 阅读前需要明确:你处于论文写作的哪个阶段 , 阅读是为了了解什么 。 比如 , 阅读这篇文献是为了扩充对某一领域或话题的认知(general ) , 还是了解某一个概念和方法(specific) 。
在此基础上 , 就可以细化阅读前需要回答的问题:
- 我想了解什么(e.g 整体认识 or 具体方法)
- 关于这个问题 , 我已经知道了什么
- 这篇文章可能在什么方面帮助我理解
文章图片
第二阶段:根据目的选择阅读策略 说是阅读策略 , 其实就是通过选择性的阅读 , 节省时间和精力 。 在明确想要了解什么之后 , 有选择的进行一轮扫读和二轮深度阅读 。
【学术|高效学术文献阅读的三个阶段】相对深入且完整的阅读有三步:zoom out(一轮扫读) , consider(思考和评估) ,zoom in(二轮深度阅读) 。 这个过程既有宏观的把握 , 也有微观的深入 。
同时完成一轮扫读后 , 需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思考和评估 , 再决定是否需要深度阅读 , 或对哪几部分进行深度阅读 。 接下来就具体说说这三步的执行方法 。
1. 一轮:略读和扫读( skim and scan )
首先 , 略读提取整篇文献的关键信息 。 打开文献第一步 , 不是按顺序开始阅读 , 而是“拿远一点” , 先看看它的一些关键信息 。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判断和了解研究问题(对象 , 方法) , 研究领域 , 并为之后的评估作准备:
- 题目
- 关键词
- 作者
- 期刊/出版社/机构
- 发表年份
- 结构 :副标题 , 书的章节标题
- 摘要 :论文摘要 , 书的导语/章节导言
- 导言和结论
推荐阅读
- 学术|学术Essay写作需要面临哪些情况?
- 留学生|留学生如何挑选可靠的论文参考文献并把握迅速阅读方法
- 翻译|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心得体会
- 状态|高三还剩半年,如何高效利用140天,赢得高考?
- 教育|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成功举办
- 课堂|海口秀英区:构建精品高效课堂 打造课后“幸福时光”
- 段落|优秀的英文学术Paper写作如何表现?
- 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高效学习技巧
- 初中数学|初中数学中需要记的内容很多,你还在死记硬背?记住这高效率方法
- 高校|《如何高效学习》:你还在感慨自己学了就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