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双减”之下 广东中小学各出新招

新学年 , 遇上新变化 。 2021年学年是“双减”政策落地后的首个学期 , 各中小学将采取哪些措施 , 真正减少学生负担?
今秋起 , 广东将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 , 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 , 下午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个学时 , 下午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普遍的正常下班时间后半小时 。
南方日报采访人员走访发现 , 一方面 , 不少学校与第三方机构合作 , 开设更多特色课程 , 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供给;另一方面 , 多所中小学表示将开展分层教学 , 减轻作业负担 , 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发展兴趣爱好 。
南方日报采访人员 黄锦辉 刘佳荣 张柳青 蔡沚水
分层教学落实减负
不久前 , 广州“双减”细则出台 , 提出“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 , 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 , 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湾区学校执行校长程惠云介绍 , 该校将采用分层次、分特色的团组化教学模式 , 根据不同学生的特质和爱好、不同的学科特点 , 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和项目式学习模式 , “同一个班级 , 可以分层教学 , 分为基础内容、拓展内容 , 老师设计不同的问题和任务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 , 让班上同学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 每个孩子都‘吃饱’‘吃好’ , 同时消化得了 。 ”
由于新学期开始 ,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湾区学校只有小学一年级和初一学生 。 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 , 该校将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方法 , 帮助孩子理解知识 , 内化知识 , 发展能力 。 对初中生 , 该校将采用“班级制+导师制”的学生培养模式 , 最大化跟进学生的个体发展 , 为每位学生提供切合自身成长的专业引导 。
广雅中学校长叶丽琳表示 , 该校将实施分层作业 , 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层次来布置个性化作业 , 严控学生作业难度与完成作业时间 , 真正减少学生的负担与压力 。
有了更多特色课堂
在课后服务内容的供给上 , 除了保障作业辅导外 , 不少学校积极与第三方机构合作 , 引入更多特色课程 , 充实力量提升课后服务的吸引力 。
省实荔湾学校第二小学部邀请家长、教师代表和行政代表参与课后托管第三方机构的遴选 , 拟引入广州市番禺区启航教育培训中心为该校提供学生校内课后托管服务 , 目前正在公示中 。 清华附中湾区学校则已与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单位建立联系 , 将引入更多体育课程进入校园 , 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
省实荔湾学校第二小学部副校长林琳说 , 在托管机构确认之后 , 该校将在提供基本托管服务之外 , 根据学生特点 , 提供如体育、艺术等多元化的素质拓展课程 。
汕头金涛小学根据师资实际情况和学生年龄特点 , 一、二年级以教师看护指导学生为主 , 三至四年级以基本托管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 同时还开展美术兴趣班、合唱班、棋类班等兴趣小组活动 。 汕头金中华侨试验区学校则在课后推出“趣味编程”系列拓展课程 , 通过趣味性的游戏 , 让学生轻松掌握编程的基本逻辑与运用 。
广州市第五中学探索普通和特色托管服务措施 , 学生可选择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作业 , 也可以参与人工智能与科幻写作课等特色课程 , 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
课堂改革创新提质
新学期 , 广州实验中学筹备组组长、广州教育研究院教研员刘金军决定到学校上历史课 。 这是时隔多年后 , 他再次站上三尺讲台 。
今年 , 广州实验中学正式招收第一批学生 , 作为广州市教研系统直接参与办学的学校 , 教研员走上讲台 , 共同参与一场教育改革实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