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最近网上疯传今年报考人数462万!很多同学看到这个数字就开始焦虑 , 但是大家要知道 , 每年报考的人数虽然多 , 可弃考的也不在少数 , 甚至考试当天上午旁边还有人 , 下午就没有了……
总弃考人数:
其实去年的报考人数就超过400万了 。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 , 2021年全国422万人报名研究生考试 , 377万人报名过审 , 最终实际考试人数是332万人 , 以确认后算 , 弃考达45万人 。
以省份为例:
辽宁省
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应考人数为109539人 , 实际参加考试为97365人 , 缺考人数为12174人 , 弃考率约11% 。
广东省
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中 , 应考人数约14万人 , 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约12.4万人 , 缺考人数约为1.6万 , 弃考率达到约10% 。
以学校为例:
深圳大学
2019年共有16019准考考生 , 实考14090人 , 实考弃考率为12.04%;
2020年共有22689名准考考生 , 实考19162人 , 实考弃考率为15.54%;
2021年共有19726名准考考生 , 实考16047 , 实考弃考率为18.65% 。
北京大学法学院
2019年报考人数大约4241人 , 弃考人数共计约1019人 , 弃考比例约24% 。
上海财经大学
2019年网报14083人 , 实际参加考试12649人 , 弃考1434人 , 弃考率超过10% 。
安徽工业大学
21考研硕士网报人数3610人 , 实际确认人数3334人 , 弃考率约8% 。
同学们看到了吗?你只要坚持 , 你就跑在了竞争对手的前面 , 因为能坚持到最后的始终是少数 。 没有人在上考场前是完全复习好了的 , 这是正常现象!你现在需要做的是:
1、不要和别人比进度
其实大多数时候你会焦虑 , 不是因为你自己 , 而是因为在和别人的对比中觉得自己差劲 , 于是焦虑 。 但考研从来都是自己的事情 , 你不要管别人真题刷了几遍 , 正确率有多高 , 能拿到多少分 , 你的目标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 , 拿到更多的分数 , 而这些分数与他人无关 。 所以 , 把目光从别人身上转移过来 , 按照自己的备考进度好好复习 。
2、别太重视心态这回事
临近考研 , 每个人都在拿“心态”说事儿 。 但是你会发现你越想调整心态 , 精神就崩的越紧 。 其实你别把心态太当回事 , 紧张就紧张 , 焦虑就焦虑 , 想哭就哭 , 只要你保持正常复习的节奏就行 。
你要相信 , 所有的考研人现在的心态都很糟糕 , 没人是轻飘飘上考场的 。 而且 , 你的竞争对手的心态可能比你还崩……
3、不要通过想象营造恐惧气氛
我知道很多同学现在总是在头脑中反复模拟 , 自己考不上之后会有多悲惨 , 以及再战一次压力会有多大 , 于是各种头皮发麻恐惧万分 。
真的没必要!有那时间你多背几个单词、多做几道题不香吗?这个世界上最亏本的事情 , 就是为尚未发生的事情而担忧 , 为自己想象的结果而焦虑!把剩余这18天的时间用在刀刃上!
4、不要熬夜突击
上岸不是熬几天夜、突击一波就能逆袭的事儿 。 你可以每晚在睡前背一背单词、看一看错题本(如果影响你的睡眠质量 , 这些动作也可以不做) , 但总而言之是 , 不要熬夜!按照你自己规划的进度循序渐进持续学习即可 。
5、不要考前放松 , 保持学习的状态
千万不要听别人说的考前好好放松几天 , 从往年各个上岸前辈的备考经验来看 , 考前放松真的不可取!
推荐阅读
- 考研|“考研初试第三被刷,只因没提前联系导师”,知情人道出其中实情
- 培训机构|考研复试这样准备,容易得到导师青睐
- 考研|95后家长有苦难言,毕业后不是考研就是考编,新型啃老悄然而至
- 成绩|2022年神户大学工学部出愿信息早知道
- 学生|考研招28人,却让319人进入复试,为何要有这么高的差额比?
- 招生|四川2022艺考各类别校考资格线公布
- |2022全年考试日历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 考研|河北不得占用双休法定节假日开展文化课教学
- 教师|2022考研数学是否为历年最难?难在哪里?
- |2022国考面试专业专项考情介绍:无领导小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