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案件数据的简单介绍( 四 )


其中,家庭成员的性侵涉及方面更为复杂,尤其是监护人性侵儿童的案例,法律、政策保障和救助体系亟需进一步完善 。家庭成员作案在2017年曝光的熟人作案案例中占比15.31%,较2016年的10%有较大幅度上升 。
据“女童保护”统计,378起案例报道中有246起明确表述了作案场所,占比较高的有:发生在学校(培训机构、托管中心)的73起,占比29.67%;发生在受害者住所中的58起,占比23.58%;发生在施害者住所的60起,占比24.39%;发生在户外(上学路上、广场等)的42起,占比17.07% 。
性侵者多次作案占比31.75%,一人性侵多名儿童案例占比超1/4
“女童保护”统计发现,2017年全年媒体公开曝光的378起性侵儿童案例中,一人对多名儿童实施性侵害的为98起,占25.93%%,这较2016年的14.09%有较大幅度上升 。378起案例中,其中明确表述施害人为多次作案的有120起,占比31.75%;而有184起案例在报道中未提及是首次还是多次作案,根据现实情况推测,其中也应有相当比例为施害人多次作案 。
性侵者多次作案比例高和一人性侵多名儿童案例比例高,这一方面体现了性侵儿童案件的隐蔽性,儿童不主动说明的情况下不易被监护人发现;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此类案件作案人多次实施性侵害的情况严重,性侵犯罪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作案者不会自动终止 。
家长或其他人一旦发现有人性侵儿童,应及时报警,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维护权益;选择“私了”或者沉默,有可能纵容施害人多次犯罪,造成进一步伤害 。
五成以上农村儿童未接受过防性侵教育 如何正确防范了解不足
“女童保护”调查显示,2714位城市儿童有50.04%的人上过防性侵课程,49.96%的人没有上过,89.35%的人可以正确认识什么是隐私部位;3444位农村儿童有44.83%的人上过防性侵课程,55.17%的人没有上过,89.29%的人可以正确认识什么是隐私部位 。
“女童保护”调查显示,课前问卷中,面对陌生人的疑似性侵行为,2714位城市儿童仅有1.73%的人选择“很害怕但不敢拒绝”,其他都选择拒绝、呼救或想办法逃脱;3444位农村儿童中选择“很害怕但不敢拒绝”的比例是3.39%,其他都选择拒绝、呼救或想办法逃脱 。这说明了面对陌生人的性侵,绝大多数儿童知道进行反抗 。
但面对熟人(如邻居、亲戚、老师)的性侵行为,情况就不太乐观 。城市儿童中,选择“当时忍忍,事后告诉家长”的占39.16%,认为“没啥事忍忍就好了”的占8.99%;农村儿童中,这一比例分别为29.24%、12.69% 。性侵者,尤其是熟人性侵,在其试探性地进行性侵行为时,应首先拒绝并借机逃脱 。面对陌生人性侵后威胁不许告诉家长,96.72%的城市儿童选择仍会告诉家长,面对熟人的威胁则下降为94.40%;在农村儿童中,这一比例分别为96.23%、89.31% 。
这说明面对熟人性侵,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儿童,不能正确应对的比例都很高 。“女童保护”最近5年的统计报告都显示,熟人作案比例高,这也是防性侵教育中的难点和重点 。
儿童希望在学校接受防性侵教育的意愿明显
“女童保护”调查显示,2714位城市儿童中,有48.74%的人希望在学校接受防性教育,27.89%的人希望由家长进行教育,20.56%的人希望通过 *** 、画册、书籍等资料来学习,2.80%的人希望从同伴那里学习;3444位农村儿童中,有52.64%的人希望在学校接受防性教育,24.04%的人愿意由家长来进行,20.15%的人希望通过 *** 、画册、书籍等资料来学习,3.19%的人希望从同伴那里学习 。
可以看出,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儿童,希望通过学校接受防性侵教育的意愿占比都是更高的,这也是孩子们比较适应的方式 。对31省份9151位家长的调查问卷显示,97.25%的家长希望学校对孩子进行防性侵教育,84.70%的家长支持公益组织进校园对孩子进行防性侵教育 。
另外,儿童希望通过家长的教育来掌握防性侵知识的比例也较高 。实际上,做好儿童防性侵教育,不仅要强化学校教育、推进防性侵教育纳入常态化教学,加强家庭教育,构建好家庭监护防线也至关重要 。
获悉,报告中性侵儿童案例数据仅基于当年公开报道的案例,并不等同于全年性侵儿童案例总量,但由于诸多因素,性侵儿童案例难以全部被公开报道和统计,被公开的案例仅为实际发生案例的冰山一角 。
性侵案件数据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性侵案件数据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