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教案大全 高一化学教案案例( 三 )


(2)没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就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
[讲解]为了帮助同学们准确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这一概念 , 下面就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一些概念加以总结、补充、归纳 。
[板书](3)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投影板书](1)氧化反应:物质里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或物质中某元素原子失去电子的反应 。
(2)还原反应:物质里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或物质中某元素原子得到电子的反应 。
(3)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或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
(4)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或得到电子的物质 。
(5)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或失去电子的物质 。
(6)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后的产物 。
(7)还原产物:氧化剂被还原后的产物 。
(8)氧化性:得电子的性质 。
(9)还原性:失电子的性质 。
[练习]将前边的投影练习再做分析 , 指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
[板书]4.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
(2)单线桥法(补充)
[讲解](1)双线桥法:此法不仅能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 , 还能表示出元素化合价升降和氧化、还原的关系 。双线桥的箭头始于反应物有关元素的原子或离子 , 箭头指向发生化合价变化后生成物中对应元素的原子或离子 。在线上要标明“失去”或“得到”电子总数 , 化合价的升降以及该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 。
(2)单线桥法:在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表示电子转移关系 。在线上标出电子转移总数 , 箭头指出转移的方向 。
[投影]举例说明用不同方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 。
[评述]将几名学生的练习投影 , 纠正其中的错误 。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11页讨论题与图1-7 , 并思考 。
[板书]5.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学生总结]
[投影板书](1)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2)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
(3)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 , 其中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与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肯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本节总结]
我们对氧化还原反应经历了由得氧失氧到化合价升降 , 再到电子转移这样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 我们要重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化学反应中发生了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 要学会从有无化合价升降的变化来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 并能用单线桥或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作业]
第12页、二、三、1.2.
三、3题 , 同学们用图表总结后 , 我们可利用“学习角”进行交流 。
高一化学教案2021案例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2.掌握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反应条件对水解反应的影响;
3.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简单分类、主要性质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及分析思维能力 , 信息搜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①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特点;
②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及检验方法;
③蔗糖的水解反应及水解产物的检验
三、教学方式:问题解决学习 , 小组讨论合作 , 小组实验探究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新课引入: 同学们中午都吃些什么? 米饭、面条、蔬菜、肉、鸡蛋 以拉家常方式引入课题 , 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 , 
环节一:三大营养物质的组成特点 提出问题:根据表3-3思考讨论如下问题:①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上有什么共性;你能说出它们的类别?②糖类各代表物的分子式有何特点?它们之间又有何联系?③分析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式有何特点?④通过以上分析你对哪些物质属于糖类有何认识?
⑤油和脂在组成上有何区别?⑥如何鉴别它们?检验?
小组热烈讨论 , 汇报结果 学生通过讨论分析糖有个基本的认识 , 
环节二葡萄糖淀粉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实验 , 强调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分组实验 , 记录现象 , 总结葡萄糖、淀粉、蛋白质的检验 自己动手 , 让学生在做中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