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产业报告 核桃价格2016( 二 )




(六)成本收益呈现明显的产业结构性差异 。坚果生产效益不高,并逐年下降,回报周期长 。目前,全国核桃园中仅有1/3左右为丰产园,其每亩平均纯收入约1900元,而大部分核桃园每亩效益仅350元,且成本回收期10年以上 。核桃初加工效益不高,较为平稳 。近年来,核桃仁价格较为平稳,坚果价格的下跌,抵消了部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经营加工核桃仁效益较为平稳 。核桃精深加工效益好,是今后产业发展的重点,但大多数精深加工企业存在融资难、设备落后、品牌意识不强等问题,尚未形成市场话语权 。
二、我国核桃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一)总产量增速放缓并呈稳定波动态势 。我国核桃产业将逐渐完成从"量"向"质"的转变,种植面积稳中有降,亩产效率稳步提升,总产量增速将长期放缓并呈稳定波动态势,地域性集约化生产比例将稳步提升 。产销模式转型将淘汰落后产能,亩产效率会不断提升 。


(二)深加工比例进一步提升 。价格持续波动将进一步倒逼加工向深加工转型,同时开发更多行业细分品类 。深加工技术将得到更大普及,拥有更稳定终端价格的核桃乳、核桃油等精细加工产品占有比例将会持续提升 。


(三)市场集中度持续稳步提升 。低迷的市场价格将进一步制约缺乏生产集中度和加工附加值低的核桃企业发展,进而加剧行业两极化:拥有优质果源和先进加工技术的优势企业由于其稳定的高质量产品,会持续拥有稳定的终端价格和毛利结构,通过新渠道进一步拓展品牌知名度,推动市场进一步整合,预计集中度会稳定提升 。


(四)人均核桃消费量将持续提升 。受消费升级和渠道下沉的双重影响,核桃产品作为高端坚果对家庭渗透率会进一步提升,一方面深加工产品如核桃油等将获得更多高端消费者的青睐,而另一方面口碑传播和丰富的自媒体教育将使核桃的价值认知进一步扩大,促进需求端正反馈的形成 。


(五)高附加值的核桃产品出口额将稳步增加 。行业"供大于求"的现状将得到改善,进出口量占比未来仍会保持在较低水平 。随着行业发展质量的提升,拥有较高附加值的核桃产品如优质的核桃坚果,精深加工的产品等占总出口额的比例将不断提升,行业出口局面将从低价向更有竞争力的产品输出转变 。


三、核桃产业助力贫困地区脱贫

(一)主要经验做法


1.开展专业合作社模式,通过集约生产和"四位一体"促进核桃产业提质增效 。云南省福贡县通过成立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劳动技能培训 。通过融入项目,提升技能,获得劳务收入,促进产品增收 。通过"树、草、畜、沼四位一体"的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


2."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推广深加工技术,依靠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 。新疆自治区亚依勒干村与阿拉尔市康源绿佳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在村内建立加工扶贫车间,推出"0公里"核桃油产品,年生产核桃油6740公斤,销售190万元,带动203户农民户均增收1800元,全村顺利脱贫 。陕西省渭南市推行"村党组织+企业+园区+贫困户"模式,对接下游企业为贫困户提供免费的技术支持和肥料供应,并与贫困户签订定向收购协议,提升了447户贫困户经济收益 。


3.提供电商人才培训,通过"互联网+"模式广开销路 。甘肃省宁县核桃合作社推动电商扶贫,加大电商人才培训,并通过物流补贴,税费减免等方式鼓励和扶持有关产业发展 。


(二)典型案例分析


1.乌什县阿合雅镇发展核桃种植(产业)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乌什县阿合雅镇现有核桃种植面积6.8万亩,种植农户10650户,是乌什县核桃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2019年,推广"大果园"管理模式后,全镇年产量坚果1.1万吨,亩均收益在3800元以上,亩均增收2000元以上,全镇2395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同时,该镇招商引资创建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厂房17000平方米,雇佣128名(贫困户75户)从事核桃加工销售工作,实现稳定脱贫 。


2.洛南县创新发展核桃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2019年洛南县核桃坚果产量4.6万吨,产值6.9亿元 。近年来,依靠创新发展模式,取得良好的产业扶贫效果 。一是发展红仁核桃特色品种,扶贫效益显著 。2019年商洛盛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建成标准化红仁核桃引种示范基地1300亩 。19户贫困户通过合作社担保贷款入股合作社,年户均分红5440元 。二是"买全国,卖全国"的交易中心优势不断强化 。洛南核桃交易已初具"买全国、卖全国"的市场格局,仅核桃仁加工销售每年近10亿元,带动就业2000余人 。三是以价格指数作为提升产业话语权和品牌影响力的新名片 。2019年8月以来,中国经济信息社对核桃价格指数进行分析和运营发布,为核桃种植户、加工和销售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产业信息,为市场、基地管理、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并提升影响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