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年轻的时候 , 在人生的一些节骨眼的节点 , 真的要把握住时机 , 要努力 , 错过了只有空叹哀伤 , 哪怕你是多么高智商 , 在学校曾是多么威风的学霸 。
本文来自天涯社区 , 作者:onedoneky;蓝橡树已获授权 。 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 , 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25-35岁这十年 , 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一场高考之后最大的人生转折 , 这个坎能否迈过去 , 基本奠定了未来职场的格局是成是败 。
本人毕业至今 , 一直在高校任教20多年 , 一二三本的学生都教过 。
教过的学生 , 万人是有的 , 印象深刻的 , 至少几百人 。 毕业后断续交往的 , 也有很多 。
截止目前 , 最早毕业的那批学生中 , 有成绩斐然的 , 有默默无闻的 , 有“沦落”为家庭主妇的 , 有打工谋生的 。
当时他们在学校的时候 , 差别并不大 , 为什么离校后 , 就天壤之别了呢?除了家庭因素+社会关系以外 , 还有什么重大变量?
第一个:学生A
98级的211毕业生 , 如今“沦为”为家庭主妇
这个学生是98年入学的211高校学生 , 因为99年才大学扩招 , 98年入学的学生 , 智商角度看 , 属于同龄人中的精英 。
记得第一次见到A , 我眼前一亮 , 分明看到了李清照笔下的婉约江南女子 。 她当时成绩在我带的12个学生中属中上等 。 家庭出身江南普通农家 。
毕业的时候 , 早就不包分配了 , 大家都是自谋职业 。
【职称|当年那些学霸,是怎么沦为社会底层的?】她不知道是恋家还是什么原因回到家乡 , 在县城找了份文员兼出纳的工作 。
从起点来看 , 很正常 。 包括现在的文史经管类专业大学生 , 毕业后的第一份自谋职业 , 基本脱不了这个岗位框架 。
混了貌似3年 , 到了婚嫁年龄 , 县城择偶范围狭小就去了省城 , 开始了各种漂 。
省城换过几份工作 , 待遇估计也不会多好 。 至于期间她是否考过研、考过公、考过教师 ,我估计应该有 , 但结果不理想 。
几年后结了婚 , 婚后就专职做了太太 , 专业估计是全丢了 。
据另外一个女同学回忆 , 每次去她家 , 她都是在家看电视 , 做家务 , 当然那时孩子小 , 估计也是没办法 。
后来孩子进幼儿园了 , 她依然是除了接送外 , 无所事事 , 挺享受这种生活的 。 就这样 , 时间一天一天不知不觉地溜走了 。
等到有一天 , 老公突然对她说 , 孩子读小学了 , 你该找份工作了 , 现在的物价、学费、房贷 , 都需要钱 。
也许是在家呆习惯了 , 她很不情愿再入职场 , 而老公一直催促她承担家庭责任 。 就这样一直冷战 。
据说 , 她其实也私下应聘过几个职位 , 但都没有成功 , 原因:
1、年龄与职称(或资历)不匹配 。 该同学现在将近40岁 , 在公司 , 40岁基本是中层或高层管理人员 , 而她一无职称 , 二是职业经历简单 , 没有从事过管理层职位;若从最底层开始 , 年龄又明显超越了对方的心理界限 。就这样 , 一直到现在 , 就在家做饭整理家务了 , 全家日子也紧巴巴的 。
2、与新生代相比 , 学历不占优势 。 现在的省会一级就业市场 , 稍微高端一些的职位 , 研究生是标配 , 而她依旧是那个本科学历 。
3、专业知识老化 , 对新的知识体系 , 缺乏持续的跟踪 。
我知道这些信息后 , 内心真的很难受:15年时间 , 你到底是怎么规划的?通过分析 , 我挖掘了这个同学的病根:
推荐阅读
- 高校|省人社厅、省档案局关于深化档案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四)
- |中级职称原来有这么多补贴!
- 职称|课上得好,高校教师照样能评上教授
- 教师|不同等级的职称,都需要什么业绩成果证明?
- |职称申报专业与学历专业不一致怎么办?
- 教师|相比“职称”和“工资”,这件事更重要!老师们都应该知道
- 教师法草案|《教师法草案》指出,职称评定将不受比例限制,教龄成关键因素
- 圆桌派|当年逼父母北京买房的张炘炀,曾被说自私:怪学霸眼光看得长远!
- 职称评审|华为又签下了3所大学,毕业后就业很吃香,在校生赶上好机会了!
- 共同点|考前看!那些高考超常发挥的人,都有什么共同点?| 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