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扶 青
近日 , 《北京市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试行)》发布 , 其中提出要搭建中学教师在线辅导云平台 , 鼓励教师组合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在线辅导 。 新闻冲上热搜后 , 被广泛解读为“官方补课来了”“北京推出官方补习班”等 。 许多人担心 , 全民补课的时代是不是要回来了?
家长们的担忧可以理解 。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 , 学生们的课外辅导基本告一段落 。 现在推出“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 , 字面上确实容易让人联想到“官方补课” , 甚至认为校外培训变成了校内培训 。 但必须指出 , 这样理解是不够完整和准确的 , 没有充分把握好政策的实质和内涵 。
一方面 , 在线辅导初衷是为中学生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在线教育服务 , 符合“双减”的政策意图 。 应当看到 , 大多数初中生正处于个性发展和增值的关键阶段 , 课后交流和答疑辅导是他们的正常需求 , 不能指望“双减”一落地 , 大家就自动“躺平”了 。 也正是因为看到需求存在 , 今年7月发布的“双减”意见专门提到“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 , 意在鼓励延伸公共产品有效供给 , 增强公办学校在个性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 因此 , 北京此举是在“双减”工作整体背景下试图提供的一种新型补充措施 , 出发点值得肯定 。
另一方面 , 在线辅导机制设计明显区别于校外培训 , 是化解教育焦虑而非叠加“内卷”的实招 。 以往校外机构主导培训时 , 最常为人诟病的就是超前授课、超纲培训等乱象 , 但在线辅导并不存在这种问题 。 官方对学习时长、内容、过程管理都有比较严格的控制 , 相信可以避免“填鸭式”“超前式”等违规操作;在线辅导完全免费 , 由当地财政买单 , 这意味着所有家庭都可以公平享有 , 化解“剧场效应”、育儿焦虑;学生和老师是一种互选机制 , 理论上所有学生都可以获得更多被名师辅导的机会 , 对于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化也是有益探索 。
在线辅导虽然不是新鲜事物 , 但作为“双减”的一项补充措施 , 有可能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 比如政府买单、学生受益、老师赚取劳务费的模式 , 是否具有推广性?在具体推进过程中 , 如何甄别学生的“补差”和“培优”需求?如何平衡教师负担 , 更有针对性地释放教师资源?这都需要相关地方在实践过程中完善方式方法 , 不断总结经验 , 提升辅导质量并适时扩大范围 , 为全国更多地区当好示范 。
【北京市中学|在线辅导不等于“官方补课”】回头看“双减”以来的一系列政策动向 , 从治理校外培训到提供课后服务 , 再到推出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 , 一个完整的教育闭环初步形成 , 也充分说明减负是一个复杂过程 , 需要不断平衡老师、学生、学校、家长等多方主体之间的诉求 。 但无论如何变 , 都请记得“双减”的初衷 , 更多在平衡教育资源、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上下功夫 ,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
推荐阅读
- 北京市教委|翁铁慧调研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
- 讲座|贺昌中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举办“以美育人”高峰论坛
- 教师|又是美女,棠湖中学老师斩获全国赛课大奖,成功不易、历程艰辛
- 高中生|韩调查:韩国中学生最想当老师
- 湖南|湖南最新高中排名发布,长郡中学毫无悬念,雅礼中学令人惋惜
- 中学|中学校长敛财581万,涉及校服、食堂、超市等,结局大快人心
- 中学业|宿州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工作方案
- 文具|新型“罚抄避”中学生间兴起,学生人手一支,老师表示很无奈
- 黑猪|第五个年头!丁兰实验中学今年运用平衡力称年猪
- 教师|南阳市第十九中学新入职教师经验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