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去世以后 , 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 , 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 , 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 因此称为“语” 。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 , 圣人之语言 , 论者 , 诸儒之讨论也 。”其实 , “论”又有纂的意思 , 所谓《论语》 , 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 。其编纂者主要是仲弓、子游、子夏、子贡 , 他们忧虑师道失传 , 首先商量起草以纪念老师 。然后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 。
孔子简介
孔子的祖先本来是宋国的贵族 , 后因避宫廷祸乱而迁居鲁国 。孔子的父亲是一名武士 , 虽跻身于贵族之列 , 但地位很低 。孔子三岁时 , 父亲便死去了 , 他跟着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 。孔于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掌管牛羊畜牧)一类的小官 , 鲁定公时 , 孔子曾任中都宰、大司寇(主管司法 , 与司徒、司马、司空三卿并列) , 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 , 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 , “与闻国政”(《史记·孔子世家》) , 政治生涯到了顶峰 。由于与当时主宰鲁国政权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政治观点不和 , 孔子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 , 希望在别的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先后到了卫、宋、陈、蔡、楚等国 , 都没有受到重用 。晚年回到鲁国一心一意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资料 , 曾整理删定《诗经》、《尚书》等 , 并根据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 , 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孔子讲学 , 学生多达三千人 , 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
【论语为什么叫论语 为什么叫做论语】论语写了什么
《论语》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 , 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 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论语》的篇名通常取开篇前两个字作为篇名;若开篇前两个字是“子曰” , 则跳过取句中的前两个字;若开篇三个字是一个词 , 则取前三个字 。
以上便是论语为什么叫论语 为什么叫做论语的相关内容 。
推荐阅读
- 论语是孔子写的吗 论语是谁写的
- 论语中的以直报怨怎么解释 以直报怨的直怎么解释
- 什么叫信令?信令的功能是什么?
- 刘备的马叫什么名字?
- 属兔叫史柠萌怎么样
- 立冬为什么要吃鸡 立冬吃鸡有什么意义
- 兔和马相配吗,为什么?
- 在小说凤囚凰中,容止刚开始为什么留在山阴公主身边,他到底是为了什么,他有着什么样的身份
- 双子男说要以事业为主叫我不要等他了,他怕等太久我不再年轻了怕我等不起… 他心里还有我嘛?他还爱我
- 昭通为什么搬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