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上阕”、“下阕”是一首词的前后两部分 。
上阕就是一首词的第一段,下阕是该词的第二段 。又称上片和下片,“阙”此时等同于“片”或“联” 。阕,该字主要字义是停止的意思,如终了 。
上阕和下阕的格式:
诗词的上下阙就像文章的段落一样对于律诗和绝句来说一般没有上下之分但是你翻翻词就会发现它一般由两段组成,这即是上下阙上段为上阕,下段为下阕的格式 。旧体诗包括和词的上阕和下阕,现代诗也叫词的上阕和下阕,按表词的上阕和下阕 。
是的,词的题目两部分叫上阕和下阕 。又称上片和下片,上阙就是一首词的第一段,下阙是该词的第二段 。
阕,中国汉字,读作:què 。该字主要字义是停止的意思,又作为量词使用,歌曲或词,一首为一阕;一首词的一段亦称一阕,前一段称“上阕”,后一段称“下阕” 。
词的特征:
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 。一般来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 。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而词调与题目用“·”隔开,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各个词调都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并且各不相同 。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极少有不分段或分两阕(片)以上的 。一首词有的只分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
分片是由于乐谱的规定,是因为音乐已经唱完了一遍 。片与片之间(或阕与阕之间)的关系,在音乐上是暂时休止而非全曲终了 。一首词分成数片,就是由几段音乐合成完整的一曲 。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词
“阕”与诗没有关系,只与词有关 。
“阕”作为量词,是乐曲的计量单位 。阕,作为短曲表示一支曲子,与一首歌、一支曲子的“首”、“支”相当;作为长曲,表示的乐章、段落,相当于“段” 。
再说“词”,它来源于乐曲的唱词,因而叫做词 。短曲的唱词不分段,一个完整的作品就是一“阕”,相当于首、支;同样的曲调重复两遍,谱子相同而唱词不同,就叫上阕、下阕,相当于“段” 。
【词的上阕和下阕是什么?】词最后脱离音乐成为独立的文学形式,并没有完全脱离音乐的习惯用词 。一个不分段的完整词作,叫“一阕”;分上下两个段落的,分别叫上阕、下阕,或者叫上片、下片 。如果是三段以上的,每段叫做“叠” 。
推荐阅读
- 牛的种类有哪些?
- 盛字怎么组词?
- 得瑟是什么意思?
- 真正的运动饮料有哪些
- 游戏王者荣耀宫本的三个技能分别是什么?
- “几”的繁体字怎么写?
- 喝彩的意思是什么
- 鲁班锁的教程
- 3月17日是什么星座
- 87年属兔男和什么属相最配,87年属兔男最终的婚姻结果